题目:政府治理模式的选择与转换——一个基于“控制权理论”的模型
主办单位:财政税务学院
讲座地点:学院南路主教1108会议室
讲座时间:2016年9月7日(星期三)下午14:00-16:00。
主讲人:姚东旻,男,2014年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获博弈论理论与应用方向博士,现任威斯尼斯人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组织经济学与财政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发表于《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经济学动态》、《统计研究》、《中国工业经济》、《财政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南开经济研究》、《经济管理》、《改革》、《B.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Economics(“伯克利理论经济”)》等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青年人才资助项目,威斯尼斯人第三批科研创新团队。文章获得2015年第七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三等奖,2014年第四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优秀论文奖。
摘要:本文借鉴周雪光、练宏(2012)提出的国家治理模式“控制权理论”,根据控制权的三个维度,对各级政府间授权关系及相应政府行为进行建模,对比不同“控制权”组合下的四种政府治理模式,将治理模式的选择抽象为各维度控制权的分配组合, 并模型化为对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SPNE)的求解,以中央政府效用及其条件作为治理模式选择与转换的统一理论依据。模型的核心工作是将最优治理模式的选择归结为一组包含政策过程成本、政策敏感性、基层政府禀赋等用来刻画“政策过程”特性的参数集合,并以中央政府在各种治理模式下博弈均衡的效用值排序作为最优治理模式的选择与转化标准。我们发现,上述的影响“政策实施过程”的一系列参数将内生地导致最优治理模式的转换。不存在一个针对全部政策都是“最优”的唯一治理模型;当中央政府相对中间政府的验收成本小、政策敏感性较高时,最优治理模式为“行政发包制”;基层政府生产效率较高时,“松散关联制”较为适合;而“高度关联”的治理模式在模型框架下无法成为治理模式的最优选择。
[编辑]:张萌